乡村研究数据库 >
创新思维,特色取胜,竞合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第二届海峡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综述
创新思维,特色取胜,竞合发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第二届海峡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综述
报告字数:7451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2006年11月18~1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管理世界杂志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厦门象屿集团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海峡经济区发展高层论坛在福州市举行。来自京、沪、赣、浙、闽及台湾地区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马俊如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副主席廖克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杨圣明研究员;台湾地区原“教育部”部长、淡江大学客座教授杨朝祥先生;台湾地区原“行政院”农委会主任、亚洲大学副校长彭作奎教授;台湾著名学者台湾大学毛育刚教授、台湾铭传大学杨开煌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研究员;中国口岸协会会长叶剑先生;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研究员;福建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严正教授;科技部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副主任赵新力研究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院院长黄祖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甬军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李非教授;江苏省台湾问题研究中心桑登平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主任林卿教授等20多位专家作了大会主题发言,论坛共收到论文60多篇,专著3部。“创新思维,特色取胜,竞合发展”,是本届论坛最鲜明的观点。第一届海峡经济区发展论坛侧重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内涵与范围,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功能,以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等方面进行研讨。本届论坛从更广的范围,更高的层面,更新的视角,更深的深度来研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定位与发展。凸显在不仅从沿海区域、从海峡两岸区域、从全国区域,而且还从亚太区域,从世界区域的范围来思考海峡西岸经济区应发挥的区域功能与区域发展;不仅从经济层面,而且也从政治层面思考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在更尊重客观事实,更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特色与创新的视角,进一步思考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分工,区域功能与区域发展。梳理本届论坛专家们的论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文章目录
- 一 进一步定位海峡西岸经济区
- 二 深刻认识海峡经济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三 强调海峡西岸经济区要在创新中求发展
- 四 论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途径
- (一)发展有特色的产业
- (二)加快中心城市建设,重视人力资本开发
- (三)进一步加强经贸交流,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