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从“草根”到“运动”:村民自治能力的动员路径分析
从“草根”到“运动”:村民自治能力的动员路径分析
报告字数:12788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村民自治长期以来都是我国村庄治理研究关注的重要课题,而探索村民如何获得自治能力对于解决当前村庄问题是十分关键的。本文即选取乌坎事件作为分析个案,试图对村民要求进行民主选举的缘由、背景,以及基于群体利益表达行动获得自治能力、实现村民共同治理进行分析。本文聚焦于村民的自治能力是通过怎样的路径动员出来的,认为自治能力的动员既需要村庄精英、组织结构等一系列组织资源的动员,也需要将认同感组织化,形成凝聚力的“情感资源”的动员。自治能力是依附于一定的组织结构而存在的,否则即便其动员出来,若没有适合其运作的框架,也会再度退化,进入“潜伏阶段”。
文章目录
- 一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 二 乌坎事件的两个阶段
- 三 草根动员:选择“村民自治”
- (一)行动基础:土地纠纷引发的集体利益受损
- (二)归结逻辑:认识选举含义
- (三)心理基础:利益冲突导致的剥夺感
- (四)情感基础:文化基础建立的认同感
- (五)青年群体的动员:网上的言论空间
- (六)全体村民的动员:传统的号召方式
- 四 草根动员到运动动员:寻找自治能力
- (一)组织资源动员
- (二)凝聚力动员
- 五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