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的特殊路径与农村人力资本现状
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的特殊路径与农村人力资本现状
报告字数:30241字
报告页数:44页
摘要:本文在对已有理论模型进行分析和扩展的基础上,我们已经得出了乡城劳动力迁移与农村人力资本提升在理论上的一般强相关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乡城劳动力迁移能够提高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从而促进农业部门的人力资本积累,也就是说,此时的农业部门自身具有内在的人力资本提升机制。然而,要对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与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需要着眼于我国的现实情况、体制转轨阶段的具体特征以及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分析,从而为以历史数据为依据的实证研究奠定基础。事实上,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独特的二元经济结构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决定了我国的乡城劳动力迁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此,与西方国家的劳动力转移过程相比,我国的乡城劳动力迁移遵循了一条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特殊路径,这进而导致了我国的乡城劳动力迁移与农村人力资本提升的强相关关系表现得并不明显。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的历史阶段
- 一 农村改革背景下“离土不离乡”迁移模式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80年代末)
- 二 城市改革背景下“离土又离乡”迁移模式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至20世纪90年代末)
- 三 城乡统筹改革背景下的乡城劳动力迁移(2002年以来)
- 第二节 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的特征
- 一 与国外乡城劳动力迁移的比较
- 二 20世纪80年代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的特点
- 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的特征
- 第三节 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的现状及农村人力资本现状
- 一 我国乡城劳动力迁移的现状
- 二 乡城劳动力迁移背景下的农村人力资本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