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创新城镇化空间结构模式
创新城镇化空间结构模式
报告字数:45112字
报告页数:54页
摘要:城镇化空间结构模式包括城市群的整合发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等。从城市空间布局来看,河南的城市较集中在豫中北、豫西、豫西南这几个经济区,共有城市32个,包括郑州在内的7个大城市都在这些经济区内。而豫东、豫南经济区没有大城市,也没有较有特色的工业型城市和资源型城市,大部分是综合型的农业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对区域经济的集聚和辐射作用较弱,缺乏城市优势。另外,从城市规模上讲,20万人以下的小城市较多,在38个城市中,小城市有22个。因其多是近年来县改市的县级城市,虽然从建制上说,已列入城市的范围,但从其经济形式、经济结构上看,仍属农业小城市,加上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严重阻碍了区域内部经济的发展。因此,中原经济区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要创新城镇化空间模式,加快发展中原城市群、增强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力,着力提升中小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形成合理优化的现代城镇结构。
文章目录
- 一 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整体思路
- (一)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空间布局的特征
- (二)中原经济区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面临的突出问题
- (三)河南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的路径选择
- 二 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
- (一)中原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 (二)中原城市群的发展现状
- (三)建设中原城市群面临的突出问题
- (四)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基本取向
- (五)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三 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 (一)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内涵与机理
- (二)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理论依据及必然性
- (三)制约河南省中心城市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因素
- (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路径选择
- 四 着力提升中小城市综合承载力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二)提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必要性
- (三)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现状特征
- (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提升的路径规划
- (五)中小城市功能提升互动发展的对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