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研究主题、方法及数据
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研究主题、方法及数据
报告字数:10055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是一个深具中国特色的命题。对此,本书作者之一樊明于2014年指导23名本科生合作研究并出版专著《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行为与政策》。该专著侧重从国家层面解释中国“三化”发展失调问题,获得的基本结论为:如果存在统一高流动性的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市场,则“三化”协调发展可期。然而,中国“三化”发展失调既有全国层面的因素,又有区域性的特殊背景。中西部地区“三化”发展失调除了国家层面的制度因素外,还有其区域因素,包括自然条件以及改革开放相对滞后。因此,中西部“三化”协调发展滞后于东部。如果没有外部环境的巨大冲击,中西部的“三化”发展仍然可以按既定的轨道或快或慢向前推进。然而,当下全球化进程正酝酿重大突破,诸多高质量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正不断向前推进。有一点可以肯定,全球市场一体化已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包括农产品市场全球一体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将面临巨大挑战,而中西部地区受自然、改革相对滞后等因素的限制,将面临更大挑战。为此,本书一方面对“三化”协调发展的一般理论和政策继续探讨,另一方面更侧重于研究在中西部特定背景下如何实现“三化”协调发展。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中西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及问题
- 一 中西部范围的界定
- 二 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 三 中西部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及问题
- 四 中西部工业化的现状及问题
- 五 中西部城镇化的现状及问题
- 第二节 研究主题及方法
- 一 本书主题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调查与数据
- 一 问卷调查
- 二 三个群体的收入差距
- 三 基于收入对数据可靠性的检验
- 第四节 以后各章要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