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供给分析(1):教育、农业技术和资本对二元劳动力市场劳动供给的影响
供给分析(1):教育、农业技术和资本对二元劳动力市场劳动供给的影响
报告字数:22086字
报告页数:27页
摘要:在本课题的导论部分,我们提出了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之后在第三章我们建立了解释这些问题的理论模型。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分别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这个理论模型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由于城市非熟练劳动力的供给主要是从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迁移过来形成的供给,因此要探讨城市非熟练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与教育水平的关系,可以通过研究农业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来反方向地得出城市的劳动力供给状况——当农业劳动力需求增加时城市劳动力供给则减少;相反农业劳动力需求下降时城市劳动力供给就增加。所以,对于农业和农村来说是劳动力需求分析,而对城市劳动力市场来说则是供给分析。同时,我们还将会考察农业技术和资本是如何影响农业劳动力需求,从而影响城市的劳动力供给的。这正是本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章着重从宏观的角度来阐释农业和农村经济对劳动力迁移到城市部门就业的推动作用,侧重从受教育程度对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决策影响进行分析。本章的理论模型表明,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不仅会促进其劳动生产率提高,更重要的是还会提高劳动力的时间配置效率,从而会增加其投入到非农工作的时间即迁移的动力增加;同时本章还阐述了农业技术变化和农业资本积累对劳动时间配置的影响作用。本章的实证模型也验证了这些观点。本章的第二节在简单阐述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本章研究的目标市场和研究思路;第三节是理论分析模型,除了阐述教育水平对农村劳动力需求的影响,也会阐述其他对农村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的因素,这样才能分离出教育水平的净影响;第四节是实证模型的设定和研究方法的阐述;第五节是数据处理方法;第六节是实证结果的分析和讨论;第七节是结论和政策含义。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文献回顾
- 一 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教育对劳动力供给的作用
- 二 关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些研究
- 三 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决策行为的影响
- 第二节 理论模型分析:教育水平的影响
- 一 理论假设
- 二 农村教育水平、农业技术水平和城市劳动工资率不变情况下的时间配置分析
- 三 农业技术水平提高与农业产出对时间配置的影响
- 四 农业资本增加的作用
- 五 教育水平提高的影响
- 第三节 模型设定与研究方法
- 一 变量的选择及其相关关系
- 二 模型结构形式的分析
- 第四节 数据与变量
- 第五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 一 随机系数模型的检验
- 二 随机参数模型的FGLS估计及其结果分析
- 三 地区和教育水平作用的差别
- 第六节 结论及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