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青海藏区扶贫攻坚“同德模式”调查报告(2012~2015)
青海藏区扶贫攻坚“同德模式”调查报告(2012~2015)
报告字数:6638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青海藏区贫困成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具有一般贫困地区的特点,如基础设施落后、人口出生率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少、劳动力素质较低等外,还具有其区域性整体贫困的特殊成因。“同德模式”在全面整合资源整体提升县域发展水平、建设扶贫产业园区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全面细化扶贫制度建设保障扶贫成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创新,在全面完成整体脱贫目标任务的同时推动地区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成效显著,为青海藏区整体脱贫工作提供了重要借鉴。
文章目录
- 一 青海藏区扶贫攻坚“同德模式”的创新做法
- (一)以“三分天下”战略为蓝图,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发展
- (二)以资源整合为平台,整体扭转贫困落后面貌
- (三)以特色产业发展为核心,增强农牧民发展能力
- (四)以民生保障为基础,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区
- (五)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建立项目后期管理长效机制
- (六)以联点负责为抓手,落实干部考核激励机制
- 二 青海藏区扶贫攻坚“同德模式”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启示
- (一)主要成效
- (二)经验启示
- 三 青海藏区实现长期稳定整体脱贫的对策建议
- (一)对扶贫对象进行分类细化,为“六个精准”工作打好基础
- (二)针对不同的贫困成因分类施策,有效提高扶贫开发的边际效应
- (三)创新藏区劳动力培训转移方式,帮助更多劳动力实现转产就业
- (四)提升藏区和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