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行动逻辑——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行动逻辑——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

作者:李永刚 LiYonggang

李永刚 LiYonggang##周晓虹 谢曙光

所属图书:中国研究(2006年秋季卷总第4...

图书作者:周晓虹 谢曙光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

报告字数:26343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从政府的角度看,互联网监管思路的演变是一个政策学习的过程。从多层级的角度看,现有的互联网监管体系至少可区分出四种不同角色,即充当主导者的中央政府、充当执行者的部门与地方政府、充当协作者的运营机构以及充当自律和相互监督者的网民。不同角色的行动逻辑各不相同。父爱主义执政风格、革命传统与假想敌以及公众心灵的集体化,为此提供了路径依赖。
文章目录
  • 一 内容监管的单线性视角:政府主导下的政策学习过程
  •         1.时间维度:变垃圾桶政策模式为分类主导模式
  •         2.空间维度:化“虚拟”为“真实”
  •         3.技术维度:被动防御向立体防控演进
  •         4.简单结论
  • 二 内容监管的多层级视角:不同角色及其行动逻辑
  •         1.监管理由:中央政府的行动逻辑
  •         2.监管理由:部门与地方的行动逻辑
  •         3.监管理由:机构与网民的行动逻辑
  •         4.引导角色行动的核心价值观
  • 三 监管行动背后的政治文化:社会记忆的唤起与重构
  •         1.父爱主义执政风格
  •         2.革命传统与假想敌
  •         3.公众心灵的集体化
  •         4.简单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