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现代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
现代产权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

作者:邹东涛 欧阳日辉

所属图书:中国所有制改革30年(1978~20...

图书作者:邹东涛 欧阳日辉

出版时间:2008年12月

报告字数:52116字 报告页数:54页
摘要:产权制度是任何经济体制的前提。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首要的就是理解这个国家的产权制度。有什么样的产权制度,就有什么样的经济体制,相应地,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组织、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要在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首要的难题是改革所有制,而所有制改革的核心是产权改革。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产权是中国一切经济问题的深层症结所在。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30年来,围绕着国有企业改革这个主线,以扩权让利为突破口的企业改革,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改到深处是产权,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攻坚性课题。计划经济赖以运行的产权制度,不可能产生出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计划经济上的企业产权制度,不可能在市场经济中运行良好。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振兴的必由之路,在于用现代产权理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产权改革:解决中国国有企业诸多问题的关键
  •         一 人跟着利益走,利益跟着制度走
  •         二 “三个和尚没水喝”之谜与国有企业改革
  •         三 产权:中国一切经济问题的深层症结所在
  • 第二节 现代产权制度:解决国企所有制与产权问题
  •         一 “产权清晰”与“管理科学”:孰重孰轻
  •         二 区分国有资产的“静态流失”和“动态流失”
  •         三 科学界定对国有小企业的“一卖了之”
  •         四 案例:TCL的产权改革之路
  • 第三节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企振兴的必由之路
  •         一 仅有现代企业制度是不够的
  •         二 三论国有企业不应有行政级别
  •         三 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         四 国资预算:国企改革迈向成熟的标志
  • 第四节 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和市场竞争力
  •         一 “抓大放小”必须超越“规模”视野
  •         二 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垄断行业改革
  •         三 加快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四 从整体上搞活国民经济
  •         五 21世纪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十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