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作者:杨凤 YANGFeng

杨凤 YANGFeng##谭琳 姜秀花

所属图书: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图书作者:谭琳 姜秀花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报告字数:12885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社会性别是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引入中国后,作为一个分析视角和范畴被广泛地运用于各个研究领域。在应用西方这一理论的过程中,如何把它与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相结合、建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性别解释,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对社会性别给予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并对其局限性予以马克思主义立场的补充和矫正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文章目录
  • 一 在马克思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对话中把握社会性别含义的必要性
  •         1.社会性别理论本土化的需要
  •         2.准确把握社会性别理论含义的需要
  •         3.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需要
  • 二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         1.社会性别差异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         2.消除不合理的性别差异的目标是实现男女平等,最终目的是人的解放
  •         3.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通过制度、观念的变革消除不合理的性别差异,实现性别平等
  • 三 社会性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补充和矫正
  •         1.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自然性别与社会性别的关系
  •         2.片面归咎于文化构建和男性压迫
  •         3.完全取消性别差异的偏激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