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
中国农村市场化发展与制度变迁的历史分析
报告字数:20623字
报告页数:27页
摘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实现我国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变迁。制度变迁的实质是一种更高效率的制度对低效率制度的替代,邓小平在1992年视察南方讲话时指出,评价改革成败的基本依据是: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核心正是生产力标准、效率标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利用市场经济强约束和强激励机制,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市场化是制度变迁的基础,制度变迁是市场化演进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从三十年改革的历史进程看,中国农村市场化与制度变迁在历史和逻辑上有内在的同一性。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演进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
- 1.农村市场化的启动阶段(1978~1984年)
- 2.大力引进市场经营机制阶段(1985~1988年)
- 3.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徘徊阶段(1989~1991年)
- 4.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1992~2000年)
- 5.农村市场化的深化与完善阶段(2001年至今)
- 二 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与制度变迁的主要成就与不足
- (一)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 (二)农村市场化与制度变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变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