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求分析

作者:蔡立雄

蔡立雄##蔡立雄

所属图书: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制度变迁

图书作者:蔡立雄

出版时间:2009年09月

报告字数:26314字 报告页数:37页
摘要: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变迁源于制度失衡,相对价格的变化带来可预期的新收入流,新收流的出现导致制度失衡,进而诱发制度变迁。他们把制度看做一种产品,从而引入新古典经济学的供给需求方法来分析制度市场,由此,所谓的制度均衡就是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相匹配时的状态,凡制度供给能满足制度需求的就是制度均衡,否则就是失衡。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是:初始制度状态(自然)→制度失衡→制度均衡→制度再失衡,由此形成制度的动态演进。我们在第三章中已就市场化如何引起相对价格变化,进而诱发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进行了初步分析,在本章中我们就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具体因素和制度变迁过程进行进一步分析(在第三章中着重于需求因素,这一章我们更强调供给因素)。
文章目录
  • 一 主要新制度经济学家关于制度供求的基本理论
  • 二 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需求因素分析
  •         (一)市场规模的变化
  •         (二)技术进步
  •         (三)各经济主体对收入预期的改变
  • 三 诺斯和樊纲模型的改进与影响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供给因素分析
  •         (一)知识的积累
  •         (二)技术进步
  •         (三)组织成本变化
  •         (四)政府支持的变化
  • 四 制度变迁理论的修正与补充
  •         (一)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时滞
  •         (二)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 五 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的阶段性与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