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变迁
经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经济组织变迁
报告字数:44277字
报告页数:56页
摘要:人类为在有限的经济资源中占有更大份额,展开经济竞争。古典经济学强调竞争是产生效率的源泉;博弈论认为经济人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利益冲突,从而有可能导致集体利益损失,合作则可使冲突中的个人利益状态获得改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竞争与合作都是制度变迁的动力,为争夺在旧制度下不能获取的有限的外部利润,经济主体在制度创新方面进行竞争,力求以更低成本获得更大的收益份额;制度创新往往需要集体行动,为促成集体行动并提高集体行动的效率,人们进行合作。市场经济是一种分工经济,分工产生专业收益,而分工本身是人们争取更有利经济地位的结果;在分工过程中,人们要进行合作,合作产生集体生产力。农户在经济活动中也进行竞争与合作,为使经济活动所得的绝对量提高和相对经济地位的改善而竞争,为降低经济活动的风险和成本、改善竞争地位和提高整体利益而进行合作,合作产生经济组织,“组织被认为是改变博弈规则的因素。尽管在短期内,决策者会接受现有的博弈规则,但从长期来看,博弈的非技术决定规则可能因决策者试图通过建立组织来改进它们而发生内生性改变。这类组织通过引进新的参与者(组织本身),改变参与者可获取的信息,或者改变某类行动的收益等方式改变博弈规则”。
文章目录
- 一 农户间合作与农村经济组织
- (一)农户间的合作行为与合作效益
- (二)合作与农村经济组织
- (三)国际农业经济组织及其发展的考察
- 二 市场化与中国农村传统的非正式组织的演进
- (一)关于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进的一个争议
- (二)农村宗族制度的主要功能
- (三)1949~1978年的中国家族制度的演化轨迹
- (四)1978年后中国农村宗族制度的演化轨迹
- 三 市场化条件下的中国主要农村经济组织的变迁
- (一)家庭经营组织
- (二)新型农村经济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