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制度变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女性职业地位获得——以J市H、L两厂为例
制度变革背景下国有企业女性职业地位获得——以J市H、L两厂为例

作者:武中哲 WUZhong-zhe

武中哲 WUZhong-zhe##谭琳 姜秀花

所属图书: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图书作者:谭琳 姜秀花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报告字数:10191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在当前体制下, 国有企业内部职位的晋升是在内部劳动力市场中进行的。 内部劳动力市场是指存在于某个职业领域、 行业或组织内部的劳动力供求。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强调人们的职业发展被限制在某个特殊的行业、职业或组织内部。因为任何工作, 工作间的阶梯和阶梯间的移动都内含在组织内部的规则中。 研究表明, 劳动力市场存在着空缺链, 当某一职位出现空缺时, 它首先对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人打开。 职业发展的链条在于一个人想升到一个较高的位置必须首先占据那个接近这一位置的较低的位置。 与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相类似, 作为理解职业性别构成变化的 “排队理论” 将职业 构成看做岗位和劳动力队列同时运作的结果。 雇主尽可能从劳动力队列中挑选最为优秀的工人, 而工人则从他们所能得到的工作之中选择最好的岗位。根据以上理论, 国有企业工人得到职位晋升的关键在于要在本部门中处于核心的位置或者有出色的表现。 所以, 基于这样的规则, 企业选拔干部一般是从各个部门当中技术和协调能力比较出色的人中选择。 由此, 岗位工作是否适合女性, 或者说女性是否在相应的岗位中占据主导地位, 女性的人员比例是否达到一定的数额, 都成为女性能否得到提升的一个影响方面。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岗位的性别化影响
  • 三 谁为女性说话?
  • 四 社会评价机制的歪曲
  • 五 外源权力渗透的困难
  • 六 职位晋升的主观障碍
  • 七 小结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