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将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纳入农村反贫困政策与实践的主流
将社会性别平等观念纳入农村反贫困政策与实践的主流

作者:赵群 ZHAOQun

赵群 ZHAOQun##谭琳 姜秀花

所属图书: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

图书作者:谭琳 姜秀花

出版时间:2009年07月

报告字数:11805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1995年是中国政府的反贫困政策重大转变的一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 ~2000)》 在继续推动开发式扶贫的基础上, 关注各个部门和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同时推动扶贫到户和扶贫到村的计划, 使得贫困资源的瞄准率更加接近贫困人群。 尽管当时没有提出性别平等与反贫困之间的关系,但是提出了妇联作为社会群团组织, 要动员妇女积极参与 “扶贫项目” , 鼓励妇女参与脱贫的政策和措施.从1995年至今, 中国政府和各个民间组织在反贫困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 本文将用社会性别视角和分析方法, 重新审视现有的贫困定义、 农村贫困的现状和政府的反贫困政策和措施,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扶贫性别政策
文章目录
  • 一 背景
  • 二 贫困的定义及中国农村贫困现状
  •         1.关于贫困的定义与标准
  •         2.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主要变化及其性别差异
  • 三 用社会性别视角透视反贫困政策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对于贫困的狭义理解,使贫困问题被界定在收入贫困范围内,影响反贫困策略思路的拓展
  •         2.有关贫困政策和扶贫部门对于贫困的理解与贫困人群经验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于两性不同的贫困经历和应对贫困的经验关注不够
  •         3.农村反贫困政策与参与性实践中缺乏解构性别不平等权力关系的策略
  •         4.扶贫资源分配没有关注社会性别结构在家庭和社区层面的影响,强化了妇女的边缘地位
  •         5.缺乏社会性别敏感导致妇女在扶贫贴息和小额贷款实施过程中难以获得与男性同等利用和控制扶贫资源的机会
  •         6.由于技术推广扶贫的措施中缺乏社会性别敏感,妇女没有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机会享有技术培训和服务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