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定性资料分析
定性资料分析
报告字数:28285字
报告页数:35页
摘要:前三章在胎次—激化双重效应理论的指导下,主要利用2000年普查和2005年小普查数据,分别从地区层面和个人层面对生育政策和出生性别比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这些分析结果提供了我国限制性生育政策与出生(及儿童)性别比之间的关系,回答了生育政策与出生(及儿童)性别比是否关联、如何相关的问题。不过,模型分析结果并不能回答二者为何相关的问题,而对该问题的回答是提出有效缓解出生性别比的建议、措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弥补定量数据的不足,课题组成员在湖北省鄂州市的六个自然村先后进行了数次定性访谈,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回答“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提供了详细资料。本章将对访谈资料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进一步了解人们的生育意愿,追寻男孩偏好存在的原因,理解人们对生育政策的解读,探明人们实现男孩偏好的途径,倾听人们对性别比失衡的后果之一——婚姻挤压的看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互印证,相互补足,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全面地认识生育政策(及其他因素)与出生性别比相关的潜在机制。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调研背景介绍
- 一 鄂州市的相关介绍
- 二 华容区的概况
- 三 调研设计
- 第二节 生育意愿
- 一 生育数量
- 二 生育性别
- 第三节 男孩偏好存在的原因及实现的途径
- 一 男孩偏好存在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原因
- 二 男孩偏好的实现途径
- 第四节 人们对一孩半生育政策的解读和评价
- 一 群众对一孩半生育政策的看法
- 二 基层计划生育干部对一孩半生育政策的看法
- 第五节 人们对性别比失衡后果的认知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