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保护传统风貌 构建富裕农村——北京市怀柔区官地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保护传统风貌 构建富裕农村——北京市怀柔区官地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践与启示
报告字数:5169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载体和纽带,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破口。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因为在农村基础设施里,很大一块是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府来提供,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确保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和不断巩固的长效机制。
文章目录
- 一 古“官地”的成功转型
- 二 基础设施落后,民俗旅游遭遇瓶颈
- 三 “京城民俗旅游第一村”的全新打造
- (一)基础设施的全面提升
- (二)绿化景观的系统改造
- (三)特色民居的整体更新
- 四 基础设施改造拉动农村发展,“一点带动一片”
- (一)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 (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 (三)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 五 典型案例——村民杜大娘的民俗旅游接待
- 六 官地村的经验总结
-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科学规划,与农村传统风貌相结合
-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动员引导,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
- 3.农村基础设施改造要和产业发展相结合
- 七 启示
- 1.政策倾斜机制
- 2.多元筹资机制
- 3.建管并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