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空间视角下的“黑诊所”研究——次结构下的主体性共生
空间视角下的“黑诊所”研究——次结构下的主体性共生

作者:刘东升 DongshengLiu

刘东升 DongshengLiu##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王思斌

所属图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 第七辑

图书作者: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王思斌

出版时间:2010年07月

报告字数:21970字 报告页数:27页
摘要:随着农民进城打工浪潮的涌现,农民工聚居区的“黑诊所”问题得到政府、学界和媒体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对L社区这一特定空间中“黑诊所”的实地研究,根据收集到的个案访谈和文献资料,详细描述了“黑诊所”的发展概况、农民工的就医实践以及二者间具体的互动形式。在核心部分,文章结合“主结构”和“次结构”的概念,对“黑诊所”与农民工存在空间的空间运行逻辑、主体互动策略、未来演变前景等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表明了关注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生存生态的政策立场。文章最后尝试总结出了“主结构—次结构”的理论框架,用于分析以“黑诊所”为代表的这一类社会现象。这对于理解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秩序建构和生存状况,加速社会整合具有一定的启发。
文章目录
  • 一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文献回顾
  •         (三)理论视角
  •         (四)研究方法
  • 二 L社区“黑诊所”的发展概况
  •         (一)“黑诊所”出现的历史背景
  •         (二)L社区“黑诊所”的现状
  • 三 L社区农民工的就医实践
  •         (一)外来农民工的空间叙事
  •         (二)“黑诊所”与农民工的共生形态
  • 四 “黑诊所”与农民工共生空间的理论分析
  •         (一)主结构下的空间运行逻辑
  •         (二)次结构下的主体互动策略
  •         (三)主结构和次结构的演变前景
  • 五 结论和讨论
  •         (一)结论和发现
  •         (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