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作者:蔡胜勋

蔡胜勋##耿明斋 吴乐 蔡胜勋

所属图书:中国农业现代化:困惑与探索

图书作者:耿明斋 吴乐 蔡胜勋

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报告字数:27395字 报告页数:39页
摘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通过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经营变为相互联结、共同行动的合作生产、联合经营,实现了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了我国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新时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就是要按照建设现代农业的要求,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服务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多样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服务。 因此,要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过程中,同步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坚持主体多元化、服务专业化、运行市场化的方向,促进公益性服务和市场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强化公共服务组织建设,大力扶持经营性服务组织发展, 以专业农户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机制创新、主体培育、领域拓展和区域协调,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快速发展,形成公共性服务、合作型服务、市场化服务有机结合、整体协调、全面发展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概念
  • 第二节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演进轨迹及基本经验
  •         一 探索起步阶段(1978~1989年)
  •         二 大力推进阶段(1990~1999年)
  •         三 改进完善阶段(2000~2007年)
  •         四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
  • 第三节 新时期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         一 我国家庭经营规模较小,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有较大需求
  •         二 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既存在市场失灵问题,又存在政府失灵问题,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迫在眉睫
  •         三 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 第四节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一 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趋于多元化
  •         二 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日趋多样化
  •         三 服务手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多样化
  • 第五节 发达国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市场导向型的美国模式
  •         二 合作社导向型的欧洲模式
  •         三 农协导向型的日韩模式
  • 第六节 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实践——案例研究
  •         一 政府机构依托模式
  •         二 农民合作社依托模式
  •         三 产业化龙头企业依托模式
  •         四 民间服务主体依托模式
  • 第七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         一 构建社会化服务新机制
  •         二 培育新型服务主体,形成多元化社会服务新格局
  •         三 以市场化为主导,拓展多层次服务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