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中国三支柱养老保险改革模式的反思与重构
报告字数:9240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中国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保障职工退休后的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把自愿建立的企业年金计入职工养老金总体替代率之中,使多数职工养老金替代率远低于设定的目标;在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中多重设置个人账户,增加了管理成本;按照人们的职业分块建立养老保险制度,造成制度碎片化严重。这不仅对于即将开展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未能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而且加剧了社会分层,给未来社会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风险。把三支柱模式改良为由基础养老金和养老公积金构成的全民统一的双层次养老保险制度是弥补现有养老保险制度缺陷的有效办法。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内在缺陷
- (一)养老金替代率存在制度设计上的根本缺陷
- (二)作为三支柱之一的商业养老保险作用式微
- (三)多重设置个人账户,管理成本高
- (四)个人账户空账化运行
- (五)片面追求制度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制度碎片化严重
- (六)扩面工作较难
- 二 现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外部效应分析
- (一)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差异引起群众不满
- (二)形成了负的示范效应,阻碍了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养老保险改革的推动
- 三 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措施——建立双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 (一)双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
- (二)双层次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