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饮酒歌唱”与“礼失求野”——西南山地民族饮食习俗的文化意义
“饮酒歌唱”与“礼失求野”——西南山地民族饮食习俗的文化意义
报告字数:19426字
报告页数:30页
摘要:本文从“夷夏互补”和“礼失求诸野”的角度考察以苗族“吃牯脏”和侗族“吃相思”为代表的“饮酒歌唱”习俗,提出其不但体现了“兴观群怨”的礼乐特征,同时还蕴含着“礼”“野”互动的文化意义。因此,面对当代全球一体化对地方性知识的冲击和挑战,通过对西南族群保存至今的“集众饮酒”食俗的比较分析,再来重温中国饮食文化“和而不同”的多元功能,当别有新意。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食俗:“兴观群怨”与“礼失求诸野”
- (一)“兴于诗”
- (二)“致中和”
- (三)“饮而唱”
- (四)“礼失求诸野”
- 二 西南山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态与共食会饮
- (一)“吃牯脏”:追思传统的“祭食”功能
- (二)“吃相思”:走乡串寨的“饮歌”凝聚
- (三)“食文化”:“礼失求诸野”与“华夷关联”
- 三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