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东南亚高地两种苗文系统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兼及对詹姆斯·C.斯科特Zomia文字观的反思
东南亚高地两种苗文系统的起源、发展和影响——兼及对詹姆斯·C.斯科特Zomia文字观的反思

作者:蒙昌配 龙宇晓

蒙昌配 龙宇晓##纳日碧力戈 龙宇晓

所属图书:中国山地民族研究集刊 2014年...

图书作者:纳日碧力戈 龙宇晓

出版时间:2014年12月

报告字数:19856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东南亚高地的苗族社区出现了两套比较重要的苗族文字,其中一套是法国传教士恩保羊(Yves Bertrais)等人在老挝琅勃拉邦省创制的“RPA苗文”,另一套是东南亚苗族文化英雄杨雄录创制的“救世苗文”(Pahawh Hmong Writing,or Hmong Messianic Script)。这两套文字创制以后,在海外苗区得以迅速传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RPA苗文”现已成为海外苗族社区中推行面最为广泛的苗族文字。本文对这两套苗族文字的起源、传播发展历程及其在国际上的影响略作考察,一方面旨在为我国新创的民族文字特别是苗文的推行以及民族语文政策的更好贯彻执行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另一方面则想借东南亚苗文创制发展的个案来对詹姆斯·C.斯科特Zomia理论中关于高地民族无文字或刻意远离文字文明的观点试做批判性的反思。
文章目录
  • 一 前言
  • 二 东南亚苗族文化英雄杨雄录及其创制的“救世苗文”系统
  •         (一)文字得而复失的神话与失而复得的千年梦想
  •         (二)杨雄录的传奇生平和救世苗文的创制背景
  •         (三)救世苗文的创制、传播及其影响
  • 三 海外苗族RPA文字系统的创制、传播与影响
  •         (一)“RPA苗文”的创制
  •         (二)“RPA苗文”的传播
  •         (三)“RPA苗文”在海外苗族中的影响
  • 四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