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组织竞争与合作:农户、合作社与农业公司
我国组织竞争与合作:农户、合作社与农业公司

作者:樊平 宓小雄 吴建瓴

所属图书:农地政策与农民权益

图书作者:樊平 宓小雄 吴建瓴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报告字数:58726字 报告页数:86页
摘要:现在关于农业现代化的讨论主要在两个方面展开,一是提高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效率,实现其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这需要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农业生产需要要素优化组合,意味着今天的农业生产面临的是一个开放的要素市场,外部因素又对农业生产的要素市场存在着种种限制。二是提高农作物的单产产出效率,有效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收益率。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农民选择哪一种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形式,也就决定了农民和土地的结合方式和经营土地的规模,决定了现在中国农村四种组织经营形式哪一种更适合,更可能成为务农农民的选择。在我们对苏州农村进行的调研中,有的认识得到了梳理,也有一些新发现,即我们现在通常认为,在农村农业生产中专业合作社的生产效率高,经深入分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存在着一些影响因素。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调查点的选择
  •         一 苏州农村的发展水平
  •         二 苏州常熟市古里镇的自然与经济情况
  • 第二节 我国农业生产的组织类型
  •         一 有关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讨论10509212
  •         二 农业纵向一体化组织形式
  • 第三节 古里坞坵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形成
  •         一 政府规划中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多重意义
  •         二 政府主导下的土地集中
  •         三 古里坞坵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内农业的主要
  • 第四节 公司和种粮大户的竞争与制约
  •         一 田娘公司的大米产业链分工
  •         二 田娘公司种植规模扩张的限制
  •         三 公司加价收购难以吸引种粮大户
  •         四 大户经营逻辑与田娘公司的冲突
  • 第五节 土地规模经营存在的社会不平衡
  •         一 种粮大户群体形成的少数人获益
  •         二 单一的土地流转费用
  • 第六节 土地规模经营组织形式的发展方向
  •         一 田娘公司的主导作用
  •         二 村的合作意愿:成为田娘公司标准的执行者?
  •         三 职业农民
  • 第七节 小结
  •         一 农用地流转中的利益平衡
  •         二 大米的品牌化经营开拓了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