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研究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研究
报告字数:50275字
报告页数:69页
摘要:二次分配在城乡统筹调节和加大农村公共品的财政供给力度方面,还只停留在对历史欠账和“三农”利益的补偿上,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带动农村、农村支撑城市、城市依托农村”的良性互动机制。由于产品性质和财力匮乏,对于那些资金密集型的设施,现阶段资金来源还是主要依靠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部门,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忽视了农村基础设施内在的融资机制和城市社会资金的有效利用。长此以往,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养问题只能被动地依靠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补助,而无法自主地从市场上筹集资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引入融资机制则可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现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三)研究文献述评
- 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基本理论
-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的相关概念
-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特征
-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作用
-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的理论基础
- 三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现状及成因
-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现状
- (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实证分析——基于江苏省部分地区的调查
-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困境
- (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困境的成因
- (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的改革方向
- 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国外经验及启示
- (一)美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实践
- (二)日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实践
- (三)韩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实践
- (四)国外经验及启示
- 五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创新
-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的完善
- (二)农村基础设施的融资渠道拓展
- (三)农村基础设施融资模式的完善
- 六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 (一)加大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融资力度
- (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金融支持体系
- (三)完善“一事一议”制度
- (四)充分调动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
- (五)创造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机制创新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