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主要结论
中国农村民间金融研究主要结论
报告字数:8195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民间金融在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民间金融在社区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民间金融在农户和农村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甚至超过了正规金融部门。本书对中国农村民间金融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和分析,包括民间金融的形式和结构、民间金融的信用机制、民间金融的利率决定、民间金融的市场边界与市场均衡、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这些研究对把握农村民间金融的基本特点和机制,并将可用的经验应用到中国农村金融部门的改革和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书除了利用国家统计局和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提供的一些面上资料、大量相关研究的二手资料外,还专门进行了大规模的农户调查,包括8个省13个县63个乡村1882个农户的样本,以及为此所做的一些案例调查,资料十分丰富和翔实。样本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农户层面的民间金融。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择样本,样本省的选择以地区分类为主,尽量让每一种类型的地区都有代表。样本县、样本乡、样本村、样本户的选择主要考虑收入水平分组。与国家统计局有关数据进行对比,本次调查样本农户的收入水平略微偏高,但就总体而言,样本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民间金融基本状况
- (一)农户民间借贷发生频率较高
- (二)农户民间借贷大多是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
- (三)农户民间借贷互助性较强
- (四)出现了一些趋势性变化
- (五)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别
- 二 民间金融的非正式信用
- (一)契约约束少
- (二)较多利用血缘和亲缘关系
- (三)地缘和社区关系也发挥作用
- (四)传统习俗和道德规范的影响无形中存在
- (五)较少利用抵押品与担保人的压力
- 三 民间借贷的利率及其影响因素
- (一)农户民间借贷名义上主要是无息借款
- (二)低利率或者“零利率”只是一种表面现象
- (三)民间借贷利率与正规金融市场利率之间的互动性增强
- (四)民间金融利率影响因素较多
- (五)互助会具有较低的融资成本和较高的投资收益
- 四 农村民间金融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均衡
- (一)总量较大
- (二)结构上体现了小额、以生活服务为主的特点
- (三)民间金融的市场半径(地理空间圈)相对较小
- (四)民间借贷双方的关系(社会关系圈)主要以血缘关系为主
- (五)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存在一定的市场交融
- (六)民间借贷的交易条件比较宽松
- (七)有利率的民间借贷表现出了商业化、正规化的特征
- (八)部分交易经过了多次试错
- (九)民间借贷存在一定风险,规避措施主要依靠亲情关系和社会压力等
- (十)农户民间借贷存在不对称现象,可能是资金流入农户、农村的一条渠道
- 五 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之间的关系
- (一)贷款市场上,民间金融的份额远超过正规金融
- (二)存款和货币资金理财市场上,正规金融的份额远超过民间金融
- (三)正规金融借贷条件相对严格、利率相对较高
- (四)正规金融市场贷款难的情况仍然存在
- (五)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
- 六 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