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宁波市中小企业法治保障实践
摘要:中小企业基础薄弱,发展质量低,特别是目光短浅,缺乏战略眼光,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下,很多企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惜以牺牲产品质量、透支企业信誉为代价铤而走险,有些更是无序竞争,把自己变成了“开关厂”,不但毁坏了自己产品的声誉,还搅浑市场,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劣效应,害己又害人。宁波市中小企业为此遭遇了持续的危机,2008年金融风暴后危机更是加剧。但事实上,这样的不讲诚信、产品不适销对路、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倒掉并不可惜。金融危机是危机也是机遇,其给中小企业带来了最有效和强大的压力,倒逼企业重新洗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优胜劣汰。宁波市政府在既往的发展基础上,抓住这一机遇,转变过去单纯从经济上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思路,花了更大更多的力气去理顺市场秩序,提供一个诚信主体能够在其中得到最大收益的基本环境,让企业自己体会到诚信的益处。当诚信给企业带来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企业自然就会在这方面进行充分的发掘。务实的宁波人为此“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由宁波市委牵头打造“信用宁波”,包括工商、金融、司法在内的各个职能部门都从自己工作的角度进行挖掘,创新采取多种配套具体措施,相互联动支撑,形成了一个企业诚信建设的系统性制度体系。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宁波市中小企业发展概述
- 一 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 二 宁波市中小企业的特点
- 三 宁波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瓶颈
- 第二节 宁波市推进中小企业诚信环境建设
- 一 远见性决策:“信用宁波”建设
- 二 联动式执行:实行部门联动信息制
- 三 中小企业评价体系社会化
- 第三节 宁波市对中小企业的积极外部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