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制度、可行能力与中国女性贫困
社会制度、可行能力与中国女性贫困
报告字数:7531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中国女性的贫困根植于权利结构固有的不平等,是多种社会制度共同建构的结果,如果不被赋予相同权利与自由,贫困妇女很难凭借自身的力量得以发展。本文运用阿玛蒂亚·森可行能力视角,从婚姻家庭制度、生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市场制度四个层面对女性贫困进行解构,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国家干预在促进女性可行能力提升和摆脱贫困方面的意义与行为空间。
文章目录
- 一 可行能力——对贫困女性化认知的拓展与深化
- 1.可行能力的内涵
- 2.收入贫困与可行能力贫困的关系
- 3.可行能力对认知女性贫困的拓展意义
- 二 社会制度——可行能力不足的结构性原因
- 1.婚姻家庭制度
- 2.社会保障制度
- 3.生育制度
- 4.市场制度
- 三 国家干预——贫困女性提高可行能力的有效途径
- 1.回归社会保障本源,减缓市场经济对脆弱女性的冲击
- 2.提升妇女参政能力,保障妇女发展权益
- 3.开展性别预算,积极促进社会性别主流化
- 4.通过国家立法与积极倡导,引导家庭制度变革
- 5.逐步实现生育社会化,促进女性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