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发展对策——以东江源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为例
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修复与发展对策——以东江源国家生态功能保护区试点为例

作者:李志萌

所属图书:生态经济与生态文明

图书作者:于法稳 胡剑锋 孙若梅

出版时间:2012年03月

报告字数:6823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防风固沙、维系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直接关系国家和地区的生态安全。东江源区是以水源涵养为主导功能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试点,涵盖江西省南部的寻乌、安远、定南三县。东江源是珠江流域的源头之一,保护源区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珠三角流域和香港地区水安全和稳定与发展。东江流域源头地区是全国典型的贫困地区,而中下游区域则是经济发达地区,上下游居民收入反差巨大,地区差距、城乡差别十分明显。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源区为快速发展经济、尽早摆脱贫困所采取的发展模式,已经使得源区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必须加强生态功能区生态修复和功能保护,促进当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本文分析了东江源区已采取的保护措施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促进当地保护与发展的对策措施。
文章目录
  • 一 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主要做法
  •         (一)政策及配套
  •         (二)封育保护
  •         (三)科学监测
  •         (四)退耕还林
  •         (五)产业推动
  •         (六)调整能源结构
  • 二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取得的成效
  •         (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         (二)生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         (三)生态的多样性、植被覆盖率逐步提高
  •         (四)通过生态修复试点工程的实施和建设,当地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显著增强
  • 三 东江源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对策
  •         (一)依靠优势,建立生态服务产业区
  •         (二)加快流域协调机制建设,明确不同流域段的责任和权利
  •         (三)积极探索生态修复保护模式和技术
  •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