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与对策思考
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与对策思考

作者:金兆怀 李刚

所属图书:中国的城镇化道路

图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王振中

出版时间:2012年04月

报告字数:9412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城市—工业导向的人口迁移模式是建立在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基础之上并由拉尼斯—费景汉进一步补充完善形成的。该模式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城市现代部门的发展不断吸收农业当中存在边际生产率较低的剩余劳动力,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的结果直接促进了国民收入中利润份额的提高,这部分增长的利润不断用于再投资,从而使发展过程不断持续下去,直到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来。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会提高。
文章目录
  • 一 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比较
  •         1.城市—工业导向的人口迁移模式
  •         2.小城镇—农村工业化模式
  •         3.农村综合发展模式
  •         4.城乡边缘区发展模式
  • 二 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模式选择
  •         1.以区域中心城市增长极为主的城乡边缘区发展模式
  •         2.以东北地区区域经济带为主的城乡协作辐射发展模式
  •         3.以东北粮食主产区为主的农村综合发展模式
  •         4.以县域经济为主的县城—中小城镇人口迁移发展模式
  •         5.以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主的城乡联动发展模式
  •         6.以林区为主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 三 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对策
  •         1.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对农村发展支持的力度
  •         2.以产业调整为核心,推动城乡产业发展的融合
  •         3.以县级工业集中区为载体,推进城镇化进程
  •         4.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制度体系建设
  •         5.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