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内生发展的普惠金融体系构建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内生发展的普惠金融体系构建

作者:林文勋 杨先明 张国胜

##林文勋 杨先明 张国胜

所属图书:重塑沿边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

图书作者:林文勋 杨先明 张国胜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报告字数:25076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低密度、远距离和强分割的经济地理特性决定了该地区的微观经济主体面临更为严重的金融排斥。资本的匮乏以及基本金融服务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具有自生能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如低收入人群、贫困阶层和小微企业实现自我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微观经济主体作为源动力的地区内生发展内涵,迫切需要通过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来提升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服务可得性,进而从区域层面促进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内生发展。
文章目录
  • 一 普惠金融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内生发展逻辑:基于金融排斥视角
  •         (一)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金融排斥与内生发展的现实困境
  •         (二)普惠金融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内生发展机制
  • 二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基本态势
  •         (一)云南省普惠金融水平的测度:基于扩展的金融包容性指数(F-IFI)
  •         (二)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程度的综合判定
  • 三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金融服务缺口及其形成原因:基于微观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调查分析
  •         (一)农户群体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及缺口分析
  •         (二)小微企业群体的基本金融服务需求及缺口分析
  •         (三)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基本金融服务缺口形成的深层原因
  • 四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体系构建:基本思路与现实路径
  •         (一)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与原则
  •         (二)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微观路径
  •         (三)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中观路径
  •         (四)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体系构建的宏观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