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十三五”时期就业发展战略研究
“十三五”时期就业发展战略研究
报告字数:23681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放缓,但劳动力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其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绝对下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劳动力市场预期指标可以顺利完成,但是“登记失业率”和“城镇新增就业”作为规划指标不仅难以反映劳动力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也难以体现规划的指导作用。“十三五”期间需要彻底改革就业规划和劳动力市场监测体系,建立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常态、与市场经济相兼容的指标与监测体系。新的规划与监测体系应该放弃报表统计的调查方式,代之以住户和企业抽样调查;以“调查失业率”代替“登记失业率”;以“非农总就业”代替“城镇新增就业”。同时,需要加大信息收集、公布的频率,丰富其他反映劳动力市场动态变化的指标。“十三五”期间应着力化解劳动力市场面临的潜在风险。劳动力成本的迅速上升,对经济结构转型提出了刻不容缓的要求,并加大了结构性失业发生的风险,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对劳动力市场即将面临的挑战,“十三五”规划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第一,通过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高劳动参与率,缓解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扬造成的压力,为结构调整赢得时间;第二,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为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人力资源基础;第三,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努力实现安全性与灵活性的平衡。
文章目录
- 一 “十二五”就业规划落实情况
- 二 “十二五”以来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变化
- 三 建立顺应新常态的劳动力市场规划与调控体系
- (一)实现规划与市场经济的兼容
- (二)加强就业规划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关联
- (三)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符合劳动力市场运行的监测体系
- (四)统计信息的开发利用
- 四 “十三五”就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 (一)努力提高劳动参与率
- (二)促进就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 (三)加大并优化人力资本投资
- (四)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制度
- 五 “十三五”就业发展战略的推进路径
- (一)全面推进就业规划与监测体系改革
- (二)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 (三)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 (四)使灵活安全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初步定型
- (五)对不同群体实施针对性的扩大就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