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雾霾天气引反思 看国外如何治理
雾霾天气引反思 看国外如何治理

作者:王新

王新##王新

所属图书: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问题研究·...

图书作者:王新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报告字数:6549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雾霾是有雾天和污染天相叠加的重污染天气。新年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多个城市的PM2.5数值突破警戒线,最严重的京津冀地区陷入十面“霾”伏,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为近年来所罕见。遭遇雾霾天气既有气象方面原因,大雾天气使污染物难以及时扩散。也有污染排放原因,既产业结构调整不到位、能源上过度依赖煤炭资源。其中大雾是自然,霾是人工。持续的雾霾天气是大自然对人类活动的一种无声抗议,再次敲响了中国环境问题的警钟。雾霾之下,任何人都不能独善其身。最值得反思的还是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然后是如何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自觉转化为公共责任。其实,这一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也曾频繁出现过,其中包括目前空气质量良好的国家。此后,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积极治理,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以立法促转型各国政府颁布的相关法律,为依法治理大气污染奠定了基础。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后,伦敦地区工厂烟囱密布,燃煤带来的大量的粉尘和有毒气体,使伦敦每年有四分之一的日子大雾笼罩,从而被称为“雾都”。1952年12月,大量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蓄积在大雾中,导致两个月内有12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更多人患上了支气管炎、冠心病、肺结核乃至癌症。这场灾难让英国人痛下决心解决空气污染问题,其主要措施是:立法确立监测标准、发展公共交通、严控汽车尾气和建设城市绿化带。并于1956年颁布了世界首部《清洁空气法》,其立足点在于减少煤炭用量。为此,英国政府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并在冬季采取集中供暖,将烧煤大户发电厂和重工业污染大户迁往郊区,并逐渐用天然气替代了燃煤。此外,伦敦有21%的空气污染物来自于建筑物的取暖。为此,伦敦政府通过建立节能写字楼、提高现有建筑能源利用率、利用新能源等方法来减少此类污染美国曾因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20世纪中期,洛杉矶一带大气臭氧浓度很高,光化学烟雾问题突出,在1952年和1955年两次酿成短短数日内几百位老人死亡的惨剧。促使美国在1955年通过了《空气污染控制法》。环保机构有权进行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如加州制定并推行空气质量管理计划,借助排污许可、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方式推进减排,终于在80年代降低了洛杉矶的臭氧浓度。1990年,通过了《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同时臭氧污染严重的各州联合建立了“臭氧传输协会”,制定相关减排标准并督促实施,覆盖美国20多个州和加拿大东部各省,统一对各州的具体污染源定点检测、分享数据、联动治理,成效显著。
文章目录
  • 一 改善交通、绿化
  • 二 监控信息公开
  • 三 动员公众参与
  • 四 “靠天呼吸”中国困局的破解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