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危及食品安全
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危及食品安全
报告字数:4426字
报告页数:7页
摘要:我国每年生产抗生素原料约21万吨,其中9.7万吨被用于养殖业,占年总产量的46.1%,远远超过动物疾病治疗的需求量。我国禽蛋和肉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随着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和家畜家禽的疾病日益复杂,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业中被普遍使用。养殖业使用抗生素的由衷是预防畜禽传染病,但抗生素滥用极易造成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超标,动物产品中残留抗生素已成为耐药菌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食品安全。给畜禽喂抗生素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欧美国家,在预防细菌性疾病方面曾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养殖业养殖密度的增大,疫病预防成了养殖业成功与否的关键,为赢利添加抗生素成为养殖业的显规则。数字显示,我国每生产1公斤猪肉所用的抗生素是美国的4倍。
文章目录
- 一 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成因
- 1.增强抗病能力
- 2.提高生长速度
- 3.降低养殖成本
- 4.监管存在盲区
- 二 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 1.病菌产生耐药性
- 2.易导致疾病流行
- 3.威胁人类健康
- 4.遭遇出口限制
- 三 应采取的对策及其建议
- 1.制定标准,严格检测
- 2.完善立法,严格执法
- 3.企业自律,公众参与
- 4.加强监管,堵住漏洞
- 5.经营模式,农村合作社
- 6.积极开发替代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