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学校撤并:政府应对农村生源减少的措施及其效率导向的动机探讨
学校撤并:政府应对农村生源减少的措施及其效率导向的动机探讨
报告字数:14076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学校规模扩大导致的“规模经济”,主要来自于社会成本或公共成本的下降。布局调整之后新增的成本,如无法就近入学而选择到距离较远的学校就读带来的交通费用和食宿费用,完全是由农村居民来承担的。因此从教育成本的实际负担主体来看,尤其是偏远地区,这种情况加重了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所带来的不公平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方政府固有的 “效率优先”的行为动机可能会进一步损害弱势群体的利益,如低收入群体或缺乏选择能力群体获得和享受基础公共服务的公平性。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背景与政策
- 第二节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实施带来的影响
- 一 城乡学校数量和规模的变化
- 二 布局调整政策实施之后点校运行困境
- 三 财政教育资源投入偏向城镇
- 第三节 地方政府“撤并”农村学校的行为分析
- 一 数据选取与统计分析
- 二 实证模型与估计结果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