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误区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误区
报告字数:11279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主线是城市化,在此过程中农村的发展出现了诸多问题:发生在和平时期大规模的村庄撤并运动—— “新圈地运动”;农村一些地方面临着 “无农愿耕” 的局面,许多农民一家人到县城租房打工,出现越来越普遍的“有村无农” 的现象;位于城区边缘的农村被划入城区,在区域上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但在土地权属、户籍、行政管理体制上仍然保留着农村模式的“城中村”;村集体缺乏积累,债务接近甚至远远超出债权,使村级经济成为空架子的“空壳村” 以及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许多带有浓厚的形式主义色彩的样板村、示范镇。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新圈地运动
- 一 含义
- 二 缘由
- 三 “增减挂钩”政策
- 四 政府行为
- 五 商业银行行为
- 第二节 无“农”村
- 一 含义及表象
- 二 缘由及危害
- 第三节 城中村
- 一 含义及表象
- 二 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三 缘由
- 第四节 空壳农村
- 一 含义及特征
- 二 缘由
- 三 引发的问题
- 第五节 各类样板村、示范镇
- 一 含义及表象
- 二 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