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民工培训动力的认知惰性与路径依赖
农民工培训动力的认知惰性与路径依赖

作者:戴烽

戴烽##戴烽

所属图书:农民工人力资本培训评估

图书作者:戴烽

出版时间:2010年09月

报告字数:9444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以舒尔茨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多种投资中最有价值的是对人本身的投资。11075352而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前提是培训者必须具有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的意愿,即培训动力。培训动力是基于竞争环境或是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对于培训活动产生内驱力的要素之和。而我国当前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低,多数农民工从事技术含量少的工作,这往往造成他们在劳动力供给市场中遭受歧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收入及社会地位。11075353相较于其他群体,农民工更期望通过培训获得知识和技能,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增加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培训动力是提升人力资本的前提,因此探讨农民工培训动力问题对提升农民工人力资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培训动力的三个层面
  •         一 培训需求性
  •         二 培训意愿性
  •         三 培训主动性
  • 第二节 农民工培训动力的认知惰性
  •         一 主体认知惰性:内在驱力不足
  •         二 组织认知惰性:外在拉力有限
  • 第三节 农民工培训动力的路径依赖
  •         一 培训动力的惯性
  •         二 归因上的差异性比较
  • 第四节 提升农民工培训动力的建议
  •         一 增进主体发展认知,加大内驱力
  •         二 改善客体消极认知,提高推动力
  •         三 营造积极认知体验,拓展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