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建设、生态产业发展与产业扶贫模式创新
社会建设、生态产业发展与产业扶贫模式创新
报告字数:21679字
报告页数:27页
摘要:重视社会主体性成长、重视产业扶贫的生产性公共服务系统建设、重视农民参与意愿的产业扶贫项目,其成功的可能性都较大,反之,则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不但区域经济发展目标难以实现,甚至有可能将贫困问题转化为国家与贫困群体的矛盾问题,形成更为深重的结构性经济、社会问题。本课题以产业扶贫为关注重点,对策建议部分也据此来进行讨论。
文章目录
- 一 当下中国扶贫开发的问题综述和回应策略
- (一)问题综述
- (二)中国产业扶贫开发项目需要进行策略调整
- (三)贵州产业扶贫战略的制定需要重点考虑的五个维度
- 二 将生态产业发展作为贵州产业扶贫的战略基础
- (一)贵州发展生态产业的可能性与基础
- (二)以生态产业发展促进社区就业
- (三)以生态产业发展支持工业化、城镇化建设
- (四)以生态产业发展促旅游开发,形成互补共生关系
- 三 创新贵州产业扶贫机制,先行先试探索产业扶贫贵州模式
- (一)创新生产组织与统一市场出口机制
- (二)构建生产性服务公共服务支持体系及机制
- (三)构建专业化生态产业扶贫工作机制
- (四)构建产业扶贫支持体系
- 四 以社会建设促贵州产业扶贫的具体措施
- (一)统一规划,建设贵州生态农产品品牌的统一市场出口
- (二)支持成立专业的扶贫公司,化解产业扶贫的市场风险,并规范生产性公共服务的供给
- (三)产业扶贫要以农户参与量的扩大实现规模化,化解技术和组织风险,亦解决留守半劳力的农业就业问题
- (四)建立农村精英可服务于扶贫开发项目的机制
- (五)新的扶贫开发项目设计重点支持考虑贫困人群的能力成长
- (六)扶贫部门和基层政府重在支持农民的能力成长,市场由社会企业类公司负责
- (七)建立贵州社会建设研究院,开发产业扶贫工作手册,建立智力支持系统
- (八)引入和孵化反贫困社会工作机构参与扶贫开发,建立生态产业扶贫开发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