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个体化背景下社会建设的可能性问题研究
个体化背景下社会建设的可能性问题研究
报告字数:16083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过去三十多年,中国在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向现代的工业社会过程中出现了巨大的社会关系变迁,其中个体化是最明显的一种变迁。社会关系的“个体化”表现在生产领域和再生产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损害了中国社会秩序的社会基础。但是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与德国社会学家贝克所谓的“个体化”有一些明显的不同:首先,中国当前的社会还处在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等因素兼具的状态,而贝克探讨的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关系变迁;其次,中国还没有形成福利国家制度,而贝克探讨的个体化恰恰是福利国家制度后出现的社会变迁和社会风险问题。目前,个体化成了当前中国社会建设所要化解的重要社会风险,而这两点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在应对社会关系个体化时所采用的路径的可能:进一步进行福利国家制度建构;发挥既有的传统资源(如家庭功能、社区合作),提升社会自主能力。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现代化与社会关系变迁
- 二 中国社会关系“个体化”的多向度
- 1.再生产领域的个体化问题
- 2.生产领域的社会关系变迁
- 三 社会关系“个体化”的社会风险和社会建设的抗风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