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民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及制度安排
农民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及制度安排

作者:

##

所属图书: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图书作者:

出版时间:2014年01月

报告字数:34771字 报告页数:39页
摘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就是要让农民享受市民待遇,实现农民市民化,完成社会结构转型。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带有的两大制度特征,也是农民市民化进程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两个制度性约束。一方面,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制度障碍及其背后隐含的福利因素筑就了市民化的高成本门槛,造成了农民进城的阻力;另一方面,进城农民与村集体的产权关系无法理清,无法有效处置在农村的集体资产,形成难以割断农村的财产脐带。以重庆、成都为代表的全国各类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的实践表明,推进城乡统筹、加快农民市民化需要把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基本任务。
文章目录
  • 一 农民市民化概念及基本内涵
  •         (一)农民和市民
  •         (二)农民工市民化
  •         (三)农民市民化
  • 二 农民市民化的基本情况与存在问题
  •         (一)农民进城的历程回顾
  •         (二)当前农民市民化状况
  •         (三)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途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农民市民化成本及其分担机制
  •         (一)市民化成本的测算方法
  •         (二)市民化成本的具体测算
  •         (三)市民化的成本障碍及分担机制
  • 四 农民市民化的途径选择及其制度安排:让农民“带资进城”
  •         (一)农民带资进城的理论分析:带有资产的刘易斯二元模型
  •         (二)实行农民带资进城的条件分析
  •         (三)“带资进城”面临的主要问题
  • 五 加快农民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         (二)提升务农农民的公共服务水平
  •         (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农民带着资产进城
  •         (四)建立土地增值收益结构基金,实行全国-省市-乡镇多层统筹
  •         (五)不断提升农民工培训水平和层次
  •         (六)建立全国统筹的农民工工作体系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