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我国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报告字数:28600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男女平等原则得到了普遍认可,女性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妇女的各项权益保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我国,一些传统意识和习惯行为的影响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加上部分法律和政策缺乏明确的性别意识,一些民间规范特别是村规民约未能与时俱进,在一些地方,侵害妇女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实行土地承包制以来,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比较突出,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本文试图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从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原因,寻找对策。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护问题的重要性
- (一)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 (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 (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 (四)实现妇女解放的需要
- (五)推动社会进步的需要
- 二 现有法律和政策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保护
- (一)《宪法》及有关法律
- (二)《妇女权益保障法》
- (三)《农村土地承包法》
- (四)国家政策
- (五)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 三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现状
- (一)四类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易受侵害
-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被侵害的具体表现
- 四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实质和特征
- (一)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实质
- (二)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特征
- 五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分析
- (一)传统父权社会结构的影响
- (二)传统观念和意识的影响
- (三)村规民约的影响
- (四)法律政策缺少社会性别视角
- (五)法律政策缺乏可操作性
- (六)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虚位与村民资格的模糊
- (七)性别分工与权力结构不平衡的影响
- 六 几个难点问题
- 1.引发妇女土地权益纠纷相当一部分是以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形式出现的
-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如何界定,是妇女土地权益纠纷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 3.个人是否是土地承包权的主体
- 4.关于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及适用司法程序
- 5.关于无机动地可供调整的问题
- 七 部分省份的有益探索
- 八 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对策及建议
- (一)在法律的制定和执行中增强社会性别意识
- (二)加强对村规民约的审查管理
- (三)修改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
- (四)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 (五)改革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规范农村家庭内部土地财产关系
- (六)完善司法救济制度
- (七)提高妇女的参政议政能力
- (八)大力开展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