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民国初期北京饮食卫生管理
民国初期北京饮食卫生管理
报告字数:15006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民生之道,民命为首,公共卫生云者,保护公众生命之谓也”,故遏止一切病原,以保护人民健康为目的的医疗卫生、饮食卫生以及街道、房屋卫生皆属公共卫生范围。中国传统上并没有公共卫生的概念,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卫生起源于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袁世凯在天津巡警所内创办的卫生行政。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巡警部警保司设立卫生科,负责卫生的考验和给凭、清洁、检疫以及医学堂的设置等一切卫生保健事宜,这才是全国卫生行政的开始。次年卫生行政改到民政部,成为卫生司。北京和全国一样,“一般居民没有公共卫生的观念”,其公共卫生最早由内、外城巡警总厅辖属的卫生处负责,卫生处下设四股:清道股、防疫股、医学股和医务股,奠定了民国时期北京公共卫生的基础。
文章目录
- 一 食品卫生
- 二 汽水卫生
- 三 饮水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