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载体与路径研究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载体与路径研究
报告字数:6970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这样分而述之是对核心价值观内容上的分解和明晰,其实三者有其一以贯之的价值诉求。就其一般性而言,社会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是社会核心价值最鲜明集中的体现,就在于不论是国家意识形态层面的价值体系,还是社会组织在互动中形成的价值体系,抑或是公民在日常生活和实践中所孕育的价值体系,乃至学界以学术研究和理论探索所塑造的价值体系,无论呈现怎样的差异性,都是在各种价值体系交汇融合中形成的“最大公约数”,因而居于核心的引领地位。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不沦落为一种口号,就必须有载体和路径支撑,必须有高效健全的运行机制作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与最广泛的大众的日常生活相关联,扎根于社会现实,并通过制度政策固化下来,循序渐进,才会真正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信服,逐渐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内在信念和自觉行动。只有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心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就是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
文章目录
- 一
- 二
-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