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台湾非营利组织福利化现象之探讨——福利多元主义观点
台湾非营利组织福利化现象之探讨——福利多元主义观点
报告字数:21323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台湾非营利组织近十余年来蓬勃发展的现象,其一方面受到西方福利国家在1970年代之后福利多元主义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为新公共管理主义下契约委托风潮所影响,而此种非营利组织福利化的现象,乃是“中央政府组织”分权到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再向在地非营利组织购买福利服务的过程。本研究发现,非营利组织福利化的发展仍方兴未艾,它一方面可解决政府专业人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符合在地组织满足在地需求的特性。本文分析了过去非营利组织(特别是宗教组织)对台湾社会福利专业化与在地化的重要功能。然而,台湾在1998年通过《政府采购法》之后,非营利组织运作愈来愈朝向市场化,产生了对于政府长期委办福利服务业务的依赖。非营利组织不仅失去了公民组织的监督特性,而且形成了与政府组织长期合作的福利业务合伙关系。这一现象是否有利于未来福利发展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从而为其他地区提供参考。
文章目录
- 一 福利政策环境下的非营利组织发展
- 二 福利私有化的构面及演变过程
- 三 台湾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史回顾
- 四 民营化政策与非营利组织蓬勃发展
- 五 台湾非营利组织发展现况分析
- 六 台湾非营利组织发展的价值转变
- 七 综合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