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公款吃喝”何以成为非正式制度——一个中国县级政府的个案研究
我国“公款吃喝”何以成为非正式制度——一个中国县级政府的个案研究
报告字数:17954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公款吃喝”指政府组织使用公共财政资金进行的超出正式制度规定标准的公务接待行为。本文通过对中国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政府进行个案研究,探讨这类政府组织“公款吃喝”行为背后的文化和制度根源。正式制度本身存在漏洞,使得人情文化得以渗透到组织制度中,变成一种非正式制度,形成约束组织成员行动的主导力量。“公款吃喝”因此成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接待档次也在竞争性的接待中不断被拔高。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已有研究回顾
- (一)人情文化的视角
- (二)制度的视角
- 三 “公款吃喝”的行动空间:制度漏洞与制度软约束
- (一)制度漏洞:渐进式改革的伴生物
- (二)制度软约束:经济绩效至上的逻辑
- 四 “公款吃喝”的人情逻辑
- (一)工具性宴请:人情关系的功利化倾向
- (二)人情竞争:居高难下的接待标准
- 五 “公款吃喝”的非正式制度化
- (一)接待隐蔽化
- (二)做账专业化
- (三)消费品变装
- 六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