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农户与企业合作关系研究理论框架
中国农户与企业合作关系研究理论框架
报告字数:24403字
报告页数:38页
摘要:中国农业经营企业绩效的趋同化可以说源自其相似的经营环境:分散、传统的经营模式(内部环境),高度自由与开放的市场化(外在环境),最终形成了中国农业企业的绩效水平在地域、产业分类上的同质性现状。同时,也直接导致长期较低的盈利水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不良后果。因此有必要从企业的内在管理机制入手,从微观角度探索农业经营、组织模式的变革创新之路。按照经济演化理论,供应链管理模式在农产品领域的推广应用可以说是一种对外部种群行为模式的模仿。但实践中供应链表现出的上游不稳定、订单履约率低、绩效改善不明显等特征,亟须我们对农产品供应链上游农-企合作效能的影响因素及影响路径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中国农户与企业合作中的“关系”
- 一 “关系”与信任
- 二 “关系”与交流/信息共享水平
- 三 “关系”与其他关系质量因子
- 第二节 中国农户与企业合作中的关系质量
- 一 农产品供应链关系质量
- 二 农产品供应链的合作绩效
- 三 供应链关系质量与合作绩效
- 四 中国农-企合作关系研究模型
- 第三节 中国农企关系实证研究设计
- 一 样本数据来源
- 二 问卷构成与调查内容
- 三 变量测量
- 第四节 研究量表的信度效度检验
- 一 描述性统计
- 二 信度检验
- 三 效度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