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行为能力视阈下的中国社会组织:基于集合案例的研究
行为能力视阈下的中国社会组织:基于集合案例的研究

作者:余翔 李伟 李娜 YuXiang LiWei LiNa

余翔 李伟 李娜 YuXiang LiWei LiNa##王名

所属图书:中国非营利评论(第十四卷)

图书作者:王名

出版时间:2014年07月

报告字数:28393字 报告页数:33页
摘要:中国社会组织处于较短的发展历程、较复杂的发展环境、较艰巨的创新使命等多重影响因素裹挟之下,对社会组织有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评估结论。基于社会组织的法律身份,从当为、能为、未为等维度对社会组织行为能力进行分析,发现当前中国社会组织已具备一定自治能力、代言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同时也发现各类社会组织在行为能力发育上的不平衡。开展社会组织建设应当对社会组织行为能力进行全方位诊断,完善对社会组织行为能力的法律指引,集中资源优化社会组织行为能力结构,加大行为能力储备,推动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我国社会组织的基本面貌及其所处的内外法律关系
  •         (一)我国社会组织的基本面貌
  •         (二)社会组织面临的外部法律关系
  •         (三)社会组织面临的内部法律关系
  • 三 社会组织行为能力的渊源
  • 四 社会组织的主要行为能力
  •         (一)充当自治主体,行使内部治理权能
  •         (二)充当“群意”代言人,行使意思表示权能,促成集体行动
  •         (三)接受成员委托,充当公共服务主体、发挥“第三极”作用
  • 五 培育社会组织行为能力的路径
  •         (一)既抓住社会组织法律关系的本质,也关注社会组织的变化,动态静态结合寻找其行为能力的短板
  •         (二)以社会组织立法的研究和推进为契机,将社会组织行为能力融进法律规范
  •         (三)结合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的实践,在重点领域挖掘拓展重点社会组织的行为能力,协同营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格局
  • 六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