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及其理论评述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模式及其理论评述
报告字数:14034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农民工是在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人口非农化没有同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为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作出了特殊的重要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资料,2007年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人数达1.36亿,加上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超过2亿人。但农民工养老保险参保率低,农民工养老保障缺失严重,农民工群体近乎游离于现有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之外,已经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形成,是影响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关键性问题。本文对现有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研究做一综述,并对现阶段各地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实践模式及运行困境进行理论评述,从理论上阐释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迁移与养老保障制度的相互影响,为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一体化建设提供理论分析依据。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养老保障制度
- 二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研究的观点综述
- (一)关于制度安排的讨论
- (二)关于账户设计的讨论
- 三 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实践模式与评述
- (一)“独立型”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 (二)“综合型”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 (三)“纳入型、扩面型”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模式
- 四 现行制度实践模式运行困境的理论评述
- (一)政府、企业、农民工对养老保险态度的不均衡
- (二)城乡分割效应对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
- (三)地区分割效应对农民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制约
- (四)制度设计及账户管理操作不合理
- 五 结论性思考:城乡养老保障制度一体化安排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