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从“零饥饿战略”到“无赤贫巴西计划”
从“零饥饿战略”到“无赤贫巴西计划”

作者:玛丽利亚·门东萨·莱昂(MaríliaMendonçaLeão) 雷纳托·S.玛鲁夫(RenatoS.Maluf) 周志伟

##玛丽利亚·门东萨·莱昂(MaríliaMendonçaLeão) 雷纳托·S.玛鲁夫(RenatoS.Maluf) 周志伟

所属图书:有效的公共政策和活跃的公民权

图书作者:玛丽利亚·门东萨·莱昂(MaríliaMendonçaLeão) 雷纳托·S.玛鲁夫(RenatoS.Maluf) 周志伟

出版时间:2013年08月

报告字数:15628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作为巴西的典型做法,把粮食及营养安全的目标与发展战略相结合的目的在于将粮食及营养安全从纯粹的补偿性或部门政策中脱离出来,从而将其转换成国家政策。真正重要的是在消除饥饿的同时,也消除产生社会不平等的条件,如低就学率、医疗服务匮乏、缺乏住房、土地、电力、水和卫生设施,以及对其他重要生活条件的缺乏。2003年上台的卢拉政府代表着一个政治机遇期,打开了一扇机遇之窗,使得公民社会的利益诉求和政府着眼于此的规划目标之间的融合成为可能。粮食安全与反饥饿特别部门(MESA)的成立——后更名为社会发展与反饥饿部(MDS),标志着反饥饿被确定为国家的优先目标,并推动制定了一系列跨部的措施与政策。而在社会和政治运动中建立起来的公民社会的议程也因此找到了与“零饥饿战略”对话的肥沃土壤,在该战略成形的过程中,有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自卢拉政府(2003~2010年)的首个任期以来,“零饥饿战略”就已转变为一项政府规划,旨在协调反饥饿领域的公共政策和规划,以确保获得足够粮食的人权,在三级政府层面采取交叉性和跨部门行动,并融入社会的参与。国家行动主要强调四个领域:粮食获取,收入增加,加强家庭农业,社会联系、动员和监督。根据收入水平的衡量标准,着眼于“受饥饿影响最严重的群体”或“粮食及营养最不安全的群体”的“零饥饿战略”预计将惠及4400万人(占巴西总人口的27.8%)。由于衡量饥饿、赤贫和贫困存在难度,对“受饥饿群体”数量的估算是根据1999年全国入户调查数据11077354中的可支配收入进行的。当时,在“受饥饿群体”的920万户家庭(约占总户数的21.9%)中,19.1%的家庭生活在大都市,25.1%的家庭生活在非大都市城镇地区,46.1%的家庭来自农村地区;而这些家庭的户主64%为棕色人种或黑色人种(INSTITUTO CIDADANIA,2001)。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