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
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
报告字数:22821字
报告页数:33页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发达国家先后以现代机械替代手工劳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发展农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经营和管理农业,大大提高了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市场化水平,农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一个国家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究竟走哪条道路,主要由该国的土地、劳动力和工业水平决定。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拉坦用实证资料证明了这条规律,世界上劳均土地在30公顷以上的国家,基本上走的是机械技术型道路;劳均土地在3~30公顷的国家,走的是生物技术-机械技术交错型道路;而劳均土地不足3公顷的国家,多数走的是生物技术型道路。本章分别就有借鉴意义的国际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加以分析。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国际经验及借鉴
- 一 美国、日本、法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 二 美国、日本、法国现代农业的政府支持
- 三 美国、日本、法国现代农业的组织化与现代化
- 四 美国、日本、法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二节 国内经验及借鉴
- 一 科技推动型现代农业发展——以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
- 二 产业创新推动型现代农业发展——以山东寿光蔬菜基地发展为例
- 三 政策推动型现代农业发展——以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例
- 第三节 路径选择
- 一 针对不同主体功能区采用不同机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 二 协调好社会与经济层面的关系来引导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
- 三 分类安排、渐次推进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