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

作者:史自力 张建杰 高明国 张改清 刘宇翔

史自力 张建杰 高明国 张改清 刘宇翔##史自力 张建杰 高明国

所属图书:中国区域农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图书作者:史自力 张建杰 高明国

出版时间:2013年02月

报告字数:14841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中原经济区是一个区域内富有差异性格局的板块,这种差异性格局既有来自农业资源禀赋的,也有来自经济社会发展的,还有来自农业发展的社会传统的。通过以上章节的分析发现,中原经济区不同板块之间的差异构成了中原经济区结构性的发展格局,这也是从主体功能区发展中原经济区内不同区域现代农业的基础。不同主体功能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机理不同,适用的政策机制也不同,只有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才能因地制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讲,就是在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发展富有多功能化的都市农业;在中原城市群外围高效农业区,发展农业产业化,将城市群强大的工业化加工能力整合进现代农业发展中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提升现代农业整体效益;在黄淮海现代农业特区,集中体现粮食核心区的安全保障功能;南部养护型特色农业区和西部防护型生态农业区现代农业的政策设计则围绕着生态屏障区的功能完善来展开。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以多功能化农业建设为核心,打造郑州城市圈都市农业区
  •         一 农业的多功能化的趋势
  •         二 都市型多功能化农业的功能
  •         三 郑州都市区多功能农业的发展设计
  •         四 郑州都市农业发展多功能化的策略
  • 第二节 融通“三化”,谋划城市群外围区农业产业化
  •         一 涉农企业的培育是基础
  •         二 涉农企业的集群发展是农业升级的核心
  •         三 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 第三节 培养“核中之核”,建设粮食安全保障的现代农业特区
  •         一 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中心,打好确保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基础
  •         二 以生物工程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加大粮食安全保障的科技支撑
  •         三 建立科学耕作体系,构筑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         四 加强农业特区社会建设,提升粮食安全保障的社会基础
  •         五 构建完善的支农惠农政策框架,提高农民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 第四节 养护发展,构筑西南部生态安全保障区
  •         一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提高人与环境的协调度
  •         二 以可持续乡村建设,带动循环农业和低碳农业发展
  •         三 完善生态退耕机制,构筑经济区生态屏障
  •         四 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